軍事交通圖
四川嘉定府周邊形勢圖
Military Map of Jiading Prefecture's Periphery漢 語 拼 音 | Sichuan Jiading Fu xing shi tu |
---|---|
製圖年代 | 清乾隆55年至嘉慶13年間(1790-1808) |
原圖尺寸 | |
板式類型 | 彩繪 |
材質 | 紙本 |
色彩 | |
數量 | |
類型 | |
典藏國別 | |
典藏單位 |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
原藏目錄連結 | http://explore.bl.uk/primo_library/... |
徵引書目 | 雍正《四川通志》,卷二,〈建置沿革〉。 乾隆《高宗實錄》,卷718,〈29 年5 月.癸酉〉。 嘉慶《四川通志》,卷63,〈食貨志二.田賦下〉。 嘉慶《四川通志》,卷95,〈武備志14.邊防六〉。 《大清一統志》,卷404,〈嘉定府一〉。 同治《嘉定府志》,卷二,〈方輿志.沿革〉。 |
備註 | Add. MS. 16361 (T) |
分享 |
圖題〈四川嘉定府周邊形勢圖〉係以圖中內容擬訂;全圖不附圖例、比例及方位,但採南上、北下。圖中以形象描繪嘉定府所屬廳、縣及山川、營汛及聚落,兼及周邊敘州、成都、雅州、寧遠等府與西藏、雲南為界處;太平堡居圖中央,似乎特別強調。「明洪武四年(1371)仍為嘉定府,九年(1376)以府治龍游縣省入降為嘉定州,隸四川布政司。皇清因之,雍正12 年(1734)正陞為嘉定府,領縣七(樂山、峨眉、夾江、洪雅、犍為、榮、威遠)」(雍正《四川通志》,卷二,〈建置沿革〉)。
圖中已出現乾隆29 年(1764)所設置的馬邊廳(乾隆《高宗實錄》,卷718,〈29 年5 月.癸酉〉);另乾隆53 年(1788)所設太平堡,圖中亦繪出,據《四川通志》載:「峨眉縣舊管上、中、下山坡田地……。又新設太平堡自乾隆53 年,奉文報墾管中、下田地……」(嘉慶《四川通志》,卷63,〈食貨志二.田賦下〉);另「太平堡作為峩邊左營,守備所遺大昌汛地,……55 年(1790)添設主簿一員,分治峨眉縣地」(嘉慶《四川通志》,卷95,〈武備志14.邊防六〉);太平堡為峩邊廳左營,乾隆55 年(1790)初設主簿分駐,同時築城;嘉慶13 年(1808)正式設置峩邊廳(《大清一統志》,卷404,〈嘉定府一〉),係「析峩眉縣之太平堡一堡及峩邊一甲隸之」(同治《嘉定府志》,卷二,〈方輿志.沿革〉),圖中太平堡城址已明顯標繪,但未見峩邊廳;據此判斷本圖或繪於乾隆55 年至嘉慶13 年間。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四川省四路關驛圖〉( 平圖020801)、〈四川全省道里總圖〉(平圖021540-021542)、〈四川省圖〉(平圖021459)、〈平定金川圖〉(平圖021192-021223)、〈謹繪具越雋、峩邊、清溪境內夷匪滋事地方圖說〉(故機064089)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四川全圖〉(gm 71005122)、〈全川營汛增兵圖〉(gm 71005070)、〈四川、湖北水道圖〉(gm 71005028)對應參照。
圖中已出現乾隆29 年(1764)所設置的馬邊廳(乾隆《高宗實錄》,卷718,〈29 年5 月.癸酉〉);另乾隆53 年(1788)所設太平堡,圖中亦繪出,據《四川通志》載:「峨眉縣舊管上、中、下山坡田地……。又新設太平堡自乾隆53 年,奉文報墾管中、下田地……」(嘉慶《四川通志》,卷63,〈食貨志二.田賦下〉);另「太平堡作為峩邊左營,守備所遺大昌汛地,……55 年(1790)添設主簿一員,分治峨眉縣地」(嘉慶《四川通志》,卷95,〈武備志14.邊防六〉);太平堡為峩邊廳左營,乾隆55 年(1790)初設主簿分駐,同時築城;嘉慶13 年(1808)正式設置峩邊廳(《大清一統志》,卷404,〈嘉定府一〉),係「析峩眉縣之太平堡一堡及峩邊一甲隸之」(同治《嘉定府志》,卷二,〈方輿志.沿革〉),圖中太平堡城址已明顯標繪,但未見峩邊廳;據此判斷本圖或繪於乾隆55 年至嘉慶13 年間。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四川省四路關驛圖〉( 平圖020801)、〈四川全省道里總圖〉(平圖021540-021542)、〈四川省圖〉(平圖021459)、〈平定金川圖〉(平圖021192-021223)、〈謹繪具越雋、峩邊、清溪境內夷匪滋事地方圖說〉(故機064089)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四川全圖〉(gm 71005122)、〈全川營汛增兵圖〉(gm 71005070)、〈四川、湖北水道圖〉(gm 71005028)對應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