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圖
北京內城圖
Urban Plan of the Inner City of Beijing漢 語 拼 音 | Beijing nei cheng tu |
---|---|
製圖年代 | 清乾隆12年至39年間(1747-1774) |
原圖尺寸 | |
板式類型 | 彩繪 |
材質 | 絹本 |
色彩 | |
數量 | |
類型 | |
典藏國別 | |
典藏單位 | 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
徵引書目 | 乾隆《宸垣識略》,卷二,〈大內〉。 光緒《燕都叢考》,第三章,〈宮闕〉。 |
備註 | Add. MS. 19577 |
分享 |
圖題〈北京內城圖〉係以其內容擬訂;全圖不附圖例、比例及方位,但採北上、南下的佈局。圖中以紫禁城為中心,向外擴及到整座北京城;全圖以傳統俯瞰的視角,形象描繪整座北京及紫禁城各項建築。圖面內容相當豐富,各項建築、巷衖胡同、官署、寺觀、牌樓、城門及紫禁城內宮殿,均標示文字並編上號碼;圖後貼有一張活頁紙,以英文註記地名,可互相比對。城牆四處角樓、九座城門亦清楚標示;城門及角樓之間分別有文字說明距離。圖中出現硬筆書寫英文與俄文的說明,顯然為在華的外國人使用過;圖左上角的空白處一段英文說明全圖源由:「這幅北京都市規畫(圖)是一位傳教士在北京購得,保存多年後轉由拿不勒斯的WoodbineParish 在1842 年買去,圖上中文是北京神學院的學生協助下翻譯」,文後署名Woodbine Parish, Naplas 1842。
乾隆12 年在地安門外鼓樓北, 重建燬於永樂18 年(1420)的鐘樓(光緒《燕都叢考》,第五章,〈壇廟〉),圖中鐘、鼓樓俱全;但是鐘樓的形象未著色,不同於所有建築。圖中不見文淵閣,按「文淵閣在文華殿之後……貯《四庫全書》於內,閣制仿浙江范氏天一閣,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乾隆《宸垣識略》,卷二,〈大內〉),乾隆39 年敕建(光緒《燕都叢考》,第三章,〈宮闕〉);判斷全圖繪於乾隆12 年至39 年之間。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北京宮殿圖〉(平圖021470)、〈皇城宮殿衙署圖〉(平圖021601)及美國國會圖書館〈京師九城全圖〉(gm 71002465)、〈北京全圖〉(gm 71005149)、〈京城全圖〉(gm 92682865)、〈北京城郊圖〉(gm 71002466)對應參照。
乾隆12 年在地安門外鼓樓北, 重建燬於永樂18 年(1420)的鐘樓(光緒《燕都叢考》,第五章,〈壇廟〉),圖中鐘、鼓樓俱全;但是鐘樓的形象未著色,不同於所有建築。圖中不見文淵閣,按「文淵閣在文華殿之後……貯《四庫全書》於內,閣制仿浙江范氏天一閣,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乾隆《宸垣識略》,卷二,〈大內〉),乾隆39 年敕建(光緒《燕都叢考》,第三章,〈宮闕〉);判斷全圖繪於乾隆12 年至39 年之間。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北京宮殿圖〉(平圖021470)、〈皇城宮殿衙署圖〉(平圖021601)及美國國會圖書館〈京師九城全圖〉(gm 71002465)、〈北京全圖〉(gm 71005149)、〈京城全圖〉(gm 92682865)、〈北京城郊圖〉(gm 71002466)對應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