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圖
揭陽縣全圖
Complete map of Jieyang County漢 語 拼 音 | Jieyang xian quan tu |
---|---|
繪製者 | 英國教士烈偉廉 |
製圖年代 | 清光緒年間(1875–) |
原圖尺寸 | |
板式類型 | 墨繪着色 |
材質 | |
色彩 | |
數量 | |
類型 | |
典藏國別 | |
典藏單位 |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
原藏目錄連結 | http://lccn.loc.gov/89691148 |
分享 |
圖題〈揭陽縣全圖〉,方位座標北在上方。本圖以經緯網繪製,覆蓋範圍為東經115° 45′E - 116° 40′E,北緯23° 15′E - 23° 45′N;從其經緯度線看,繪者採經過格林威治零度的經線算法。
全圖表現清末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全境九都的行政地理,根據乾隆四十四年,《揭陽縣志》卷一〈都啚〉:「周時都啚之制,土其地而畫以方數,起於九鄉。……在城曰坊,在鄉曰里。揭在城為啚……啚即都啚之意」,並以顏色區分境內各都的行政區劃;縣城繪於漁湖都,範圍不大。圖中未附圖例,但有比例尺的度量,符合精確繪製的縣級地圖;從繪製技法來看,符合近代西方地圖形式。
圖左邊框上註「英國教士烈偉廉君測繪」,繪者資料僅此。西方教會傳入廣東揭陽地區,大概始於乾隆時期;而潮、揭地區真正開放通商,而有外人大規模的進入則自咸豐八年(1858)的「天津條約」之後。圖右上書「紀闡經十五歲」,即中文文獻上所謂「西儒闡經」,判斷所指為西方教士在此傳教的年代記錄。咸豐十年(1860),揭陽地區首座教堂建立。對照光緒十六年(1890)《揭陽縣續志》卷一〈都啚〉、〈津梁〉等若干建置與建設都未出現在圖中,判斷本圖或繪於光緒是年之前。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廣東省屬各州府縣地輿圖說〉(平圖021157)、〈廣東省地圖〉(平圖021477)對應研究。
全圖表現清末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全境九都的行政地理,根據乾隆四十四年,《揭陽縣志》卷一〈都啚〉:「周時都啚之制,土其地而畫以方數,起於九鄉。……在城曰坊,在鄉曰里。揭在城為啚……啚即都啚之意」,並以顏色區分境內各都的行政區劃;縣城繪於漁湖都,範圍不大。圖中未附圖例,但有比例尺的度量,符合精確繪製的縣級地圖;從繪製技法來看,符合近代西方地圖形式。
圖左邊框上註「英國教士烈偉廉君測繪」,繪者資料僅此。西方教會傳入廣東揭陽地區,大概始於乾隆時期;而潮、揭地區真正開放通商,而有外人大規模的進入則自咸豐八年(1858)的「天津條約」之後。圖右上書「紀闡經十五歲」,即中文文獻上所謂「西儒闡經」,判斷所指為西方教士在此傳教的年代記錄。咸豐十年(1860),揭陽地區首座教堂建立。對照光緒十六年(1890)《揭陽縣續志》卷一〈都啚〉、〈津梁〉等若干建置與建設都未出現在圖中,判斷本圖或繪於光緒是年之前。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廣東省屬各州府縣地輿圖說〉(平圖021157)、〈廣東省地圖〉(平圖021477)對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