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運水利及河工圖
河南府河圖
Map of the river systems in Henan Prefectur漢 語 拼 音 | Henan Fu he tu |
---|---|
繪製者 | 佚名 |
製圖年代 | 清雍正十二年至乾隆四十四年(1734–1779) |
原圖尺寸 | |
板式類型 | 彩繪 |
材質 | 絹本 |
色彩 | |
數量 | |
類型 | |
典藏國別 | |
典藏單位 |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
原藏目錄連結 | http://lccn.loc.gov/gm71005049 |
入藏來源 | 恒慕義(Hummel, Arthur William, 1884-1975) |
入藏方式 | |
入藏時間 | 1934年 |
分享 |
圖題〈河南府河圖〉,為《河南府河圖》圖冊之一;《河南府河圖》全冊十一幅,包括河南府總圖暨所轄十縣及圖說。本圖座標南上北下、東左西右,主要描繪河南省河南府轄境的山川、水文、城鎮、道里。各圖以山水畫中的披麻皴法繪製山巒的立面形象、水道則以平面表現。圖冊的整體風格和裝幀形式,屬於同一時期成套的官繪本輿圖。全套圖冊另一特色,各圖所繪縣治城池均以立面城牆形象表示,但形態不一。全套圖冊各圖河道均青綠設色,惟黃河著黃色。
圖中強調境內三大水系:伊河、洛河及黃河的水系支流及灌溉渠道的分布。黃河在圖面下方;但實際位置在府境北方,河道著黃色以突顯;洛河、伊河在圖上,實際位置兩河在偃師附近會流後,往北流至廖子峪會入黃河。伊水、洛水兩旁分佈緜密的灌溉渠道;說明河南府境灌溉的主要水源來自伊、洛兩河。圖中紅點成線標示驛道。圖上無文字注記,全部貼紅簽墨書城池、渠道及灌溉畝數。另附《河南府河圖總說》,說明全境十邑地形、河渠、堤埝工程、溝渠宣洩洪水與灌溉田畝的情況。
根據嘉慶《一統志》:「河南府…領州一縣十三;雍正二年(1724)升陜州為直隸州,割靈寶、閿鄉二縣屬之。十二年(1734)以盧氏縣改屬陜州。今領縣十。」直至清末,河南府領十縣的建制未改;其次各縣圖繪中標示的若干建設,或存、或不見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府施誠率各知縣所纂修的《河南府志》;是以,判斷本圖冊或繪於雍正十二年後至乾隆四十四年前。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河南全省道里圖〉(平圖021578–021579)、〈黃河發源至河南省各廳工程情形圖〉(平圖020882)、〈河南開封府道里圖〉(平圖021435)、〈河南彰德府道里圖〉(平圖021436)、〈河南衛輝府道里圖〉(平圖021437)、〈河南河南府道里圖〉(平圖021438)、〈河南南陽府道里圖〉(平圖021439)、〈河南汝寧府道里圖〉(平圖021440)、〈河南汝州府道里圖〉(平圖021441)、〈河南懷寧府道里圖〉(平圖021442)、〈山西潞安府圖〉(平圖021443)、〈北岸四廳工程總河圖〉(平圖020890)、〈河南省地圖〉(平圖021446)相對應研究。
圖中強調境內三大水系:伊河、洛河及黃河的水系支流及灌溉渠道的分布。黃河在圖面下方;但實際位置在府境北方,河道著黃色以突顯;洛河、伊河在圖上,實際位置兩河在偃師附近會流後,往北流至廖子峪會入黃河。伊水、洛水兩旁分佈緜密的灌溉渠道;說明河南府境灌溉的主要水源來自伊、洛兩河。圖中紅點成線標示驛道。圖上無文字注記,全部貼紅簽墨書城池、渠道及灌溉畝數。另附《河南府河圖總說》,說明全境十邑地形、河渠、堤埝工程、溝渠宣洩洪水與灌溉田畝的情況。
根據嘉慶《一統志》:「河南府…領州一縣十三;雍正二年(1724)升陜州為直隸州,割靈寶、閿鄉二縣屬之。十二年(1734)以盧氏縣改屬陜州。今領縣十。」直至清末,河南府領十縣的建制未改;其次各縣圖繪中標示的若干建設,或存、或不見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府施誠率各知縣所纂修的《河南府志》;是以,判斷本圖冊或繪於雍正十二年後至乾隆四十四年前。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河南全省道里圖〉(平圖021578–021579)、〈黃河發源至河南省各廳工程情形圖〉(平圖020882)、〈河南開封府道里圖〉(平圖021435)、〈河南彰德府道里圖〉(平圖021436)、〈河南衛輝府道里圖〉(平圖021437)、〈河南河南府道里圖〉(平圖021438)、〈河南南陽府道里圖〉(平圖021439)、〈河南汝寧府道里圖〉(平圖021440)、〈河南汝州府道里圖〉(平圖021441)、〈河南懷寧府道里圖〉(平圖021442)、〈山西潞安府圖〉(平圖021443)、〈北岸四廳工程總河圖〉(平圖020890)、〈河南省地圖〉(平圖021446)相對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