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運水利及河工圖
鍾祥縣部堤十八工全圖
Complete map of the embankment repairs in Zhongxiang County漢 語 拼 音 | Zhong xiang Xian bu di shi ba gong quan tu |
---|---|
繪製者 | 佚名 |
製圖年代 | 咸豐九年至光緒元年(1859–1875) |
原圖尺寸 | |
板式類型 | 彩繪 |
材質 | 紙本 |
色彩 | |
數量 | |
類型 | |
典藏國別 | |
典藏單位 |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
原藏目錄連結 | http://lccn.loc.gov/94680842 |
徵引書目 | 孫福海等修,《鍾祥縣志》卷三〈堤防〉。 魯西奇、潘晟,《漢水中、下游河變遷與堤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頁251–272。 蕭啟榮,〈明清時期漢水下游地區的地環境與堤防管理制度〉,載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3 卷第1 輯,2008 年1 月。 |
分享 |
圖題〈鍾祥縣部堤十八工全圖〉墨書於木匣盒封,係描繪湖北省安陸府鍾祥縣境內,襄河沿岸十八段河堤潰口修復情況;鍾祥縣為安陸府附郭;襄河則是漢水的別稱,漢水過襄陽後,境內百姓習稱「襄河」。圖中座標方位標示於圖沿,上西下東,左南右北。全圖右起境內北新集,左止於馬林口、張壁口。圖中畫方格以計道里「每方一里,每里計三百六十弓」;圖末註記沿岸十八工工程總長度「鍾隄十八工計長三萬三千五百一十五工,共計里九十三里。」
本圖以山水畫形象繪製,山形以皴法標示,清楚呈現沿岸山川地貌、城鎮村落與堤工。圖中以三色(黃、紅、綠)區別河堤類型,文字注明「部隄著色辨:黃色係鍾隄、紅色係京隄、綠色係衛隄」,另六處貼紅簽墨書注記河道興工之處;堤段工程全都在漢水東岸。鍾祥縣漢水南岸堤工僅十六段,因此,圖中所示十六工以下為京堤,屬京山縣境;全段工程統稱十八工,全數由鍾祥縣負責。鍾祥漢水東岸十八工工程的演變,是一段長時期的歷史變遷;根據同治六年(1867)《鍾祥縣志》載:西岸堤堰直至咸豐、同治以後才開始興築(參:孫福海等修,《鍾祥縣志》卷三〈堤防〉);圖中並未顯示。另清代在鍾祥縣漢水東岸創築的堤防主要有:道光二十七、八年(1847–1848)的鍾祥護城堤、咸豐九年(1859)長達三十餘里的皇莊堤、光緒元年(1875)的豐樂堤;前二堤工事圖中清楚標示,但豐樂堤圖中未見。判斷此圖或繪製於這段時間(參:魯西奇、潘晟,《漢水中、下游河變遷與堤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頁251–272。另參:蕭啟榮,〈明清時期漢水下游地區的地環境與堤防管理制度〉,載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3 卷第1 輯,2008 年1 月)。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道光十三年(1833)4 月,訥爾經額奏報「飭湖北省鍾祥縣趕修隄工」(軍機處檔063474)、道光十三年(1833)8 月,「驗收襄陽府老龍石堤並鍾祥縣漫潰隄工情形」(軍機處檔064846)、道光十四年(1834)2 月,「御史劉誼條陳水利事並鍾祥縣修築月堤」(軍機處檔067374)、〈湖北安陸府富民縣圖〉(軍機處檔021952)相對應研究。
本圖以山水畫形象繪製,山形以皴法標示,清楚呈現沿岸山川地貌、城鎮村落與堤工。圖中以三色(黃、紅、綠)區別河堤類型,文字注明「部隄著色辨:黃色係鍾隄、紅色係京隄、綠色係衛隄」,另六處貼紅簽墨書注記河道興工之處;堤段工程全都在漢水東岸。鍾祥縣漢水南岸堤工僅十六段,因此,圖中所示十六工以下為京堤,屬京山縣境;全段工程統稱十八工,全數由鍾祥縣負責。鍾祥漢水東岸十八工工程的演變,是一段長時期的歷史變遷;根據同治六年(1867)《鍾祥縣志》載:西岸堤堰直至咸豐、同治以後才開始興築(參:孫福海等修,《鍾祥縣志》卷三〈堤防〉);圖中並未顯示。另清代在鍾祥縣漢水東岸創築的堤防主要有:道光二十七、八年(1847–1848)的鍾祥護城堤、咸豐九年(1859)長達三十餘里的皇莊堤、光緒元年(1875)的豐樂堤;前二堤工事圖中清楚標示,但豐樂堤圖中未見。判斷此圖或繪製於這段時間(參:魯西奇、潘晟,《漢水中、下游河變遷與堤防》,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頁251–272。另參:蕭啟榮,〈明清時期漢水下游地區的地環境與堤防管理制度〉,載於《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3 卷第1 輯,2008 年1 月)。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道光十三年(1833)4 月,訥爾經額奏報「飭湖北省鍾祥縣趕修隄工」(軍機處檔063474)、道光十三年(1833)8 月,「驗收襄陽府老龍石堤並鍾祥縣漫潰隄工情形」(軍機處檔064846)、道光十四年(1834)2 月,「御史劉誼條陳水利事並鍾祥縣修築月堤」(軍機處檔067374)、〈湖北安陸府富民縣圖〉(軍機處檔021952)相對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