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圖
河運水利及河工圖

六省黃河埽埧河道全圖

The Yellow River embankment map for six provinces
漢 語 拼 音 Liu sheng Huang He shao ba he dao quan tu
繪製者 佚名
製圖年代 道光四年至道光五年(1824–1825)
原圖尺寸
板式類型 彩繪
材質 紙本
色彩
數量
類型
典藏國別
典藏單位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原藏目錄連結 http://lccn.loc.gov/gm71002474
徵引書目 《清史稿•地理九•河南》。 《再續行水金鑑•運河十二》。
分享
圖題〈六省黄河埽埧河道全圖〉,圖題下標示:甘肅、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江南;其實全圖範圍描述甚廣,自青海巴顏喀拉山黃河源至下游奪淮河入海,其間流經上述六省的黃河全程及沿途黃河流域的山嶺、河渠、湖泊、城鎮、長城等景致。全圖摺裝型式,圖題墨書於錦紋套封。圖中方位以黃河順流方向的右岸為圖的上方,南方為上。        
全圖以平、立面形象繪製,山形以傳統皴法表示。圖中將黃河源置於「巴顏喀拉山」,附上注記文字:「黃河出今西番巴顏喀拉山東,名阿爾垣河。東北流三千餘里,合鄂墩塔拉諸泉源,大小千百泓,錯列如星,匯為查靈、鄂靈二湖,各周圍三百餘里,東西相去五十里。……經積石山至蘭州府屬河州境,入中國交界。」圖中側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描述,特別是河南武陟縣以下至入海口河段,將河道兩岸河堤、埽埧、堡工等工程、曾潰堤之處的河工險段形勢,並詳注河防廳屬上、下汛界址、堤工長度及堡夫數目;另對於徐州以下河防堤埧亦清楚描述。基本上,圖中所反應的是嘉、道年間以後,黃河易決地區的概況。 道光四年(1824)十二月,裁儀封廳,以其地併入蘭陽縣,並改蘭陽縣為蘭儀縣(參:《清史稿•地理九•河南》),圖中清楚標示「蘭儀縣」;因此,大致可確定本圖繪於道光四年之後。同時本圖對於黃、運清河段描述相當仔細,圖繪標示嘉慶十六年(1811)的禦黃二壩及十九年(1814)的禦黃壩,但不見道光五年(1825)築於禦黃二壩內的臨清堰東西連壩、道光六年(1826)築的舊草閘及道光十年(1830)兩座臨清涵洞(參:光緒《清河縣志》卷六〈川瀆下•工程〉);其他道光年間以後所興築的工事,大致不見於本圖。另運道中河與鹽河交會處的「箝口壩本在舊鹽閘上,嘉慶十七年(1812)移建雙金閘上,道光八年(1828)復移建於新鹽石閘上」(參:《再續行水金鑑》〈運河十二〉),圖中新箝口壩繪於道光八年以前的位置。判斷本圖或繪於道光四至五年之間。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黃河發源至河南省各廳工程情形圖〉(平圖020882)、〈六省黃河埽壩情形圖〉 (平圖020884)、〈江南省黃河各廳屬河道工程情形圖〉(平圖020883)相對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