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圖
河運水利及河工圖

銅瓦廂以下黃河穿運隄工圖貼說

Illustrated map of the Yellow River's embankment project in Tongwaxiang
漢 語 拼 音 Tongwaxiang yi xia Huang He chuan yun di gong tu tie shuo
繪製者 (清)曾國荃
製圖年代 清光緒初年(1875–1876)
原圖尺寸
板式類型 彩繪
材質 紙本
色彩
數量
類型
典藏國別
典藏單位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原藏目錄連結 http://lccn.loc.gov/gm71002482
入藏來源 恒慕義(Hummel, Arthur William, 1884-1975)
入藏方式
入藏時間 1962年
徵引書目 《丁文誠公奏稿》;引自《再續行水金鑑》〈運河三十二〉,光緒元年。 《黃運兩河修防章程》,引自《再續行水金鑑》〈運河三十二〉,光緒元年。
分享
圖題〈銅瓦廂以下黄河穿運隄工圖貼說〉,圖中座標註於四沿,南上、西右。全圖主要描繪:咸豐五年(1855)河決銅瓦廂,奪大清河入渤海;圖中黃河自蘭儀縣龍門口,東北流穿運河以後,至東阿縣大清河交匯;沿途河道及兩岸堤垻形勢。全圖貼黃簽、墨書注記修築堤堰埽垻工程的位置、長度。淤塞的河段加重顏色;其上註「灘」或「淤」。        
咸豐五年(1855),銅瓦廂河決,黃河穿運而東,切穿張秋鎮;漕運嚴重受阻。光緒元年(1875)至三年(1877),曾國荃(1824–1890,字沅甫)為河道總督主持河務。九月,曾國荃與山東巡撫沈葆楨(1820–1879,字翰宇)奏「籌議山東運道,酌擬疏浚已利漕行事」,提出「查運河之廢壞,已非一日。要其受阻於淤,莫非黃水之害。先治黃而後治運,一勞永逸之道也;不治黃而但治運,補苴茍簡之計也」(參:《丁文誠公奏稿》;引自:《再續行水金鑑》〈運河三十二.光緒元年〉)。十月,曾國荃奏「為年來復行河運,所有南路運道閘垻,必須趁時挑修,以免阻滯,而利運行事。窃臣前於霜清後,將黃河西岸險工,一律安瀾,恭摺由驛馳報在案」(參:《黃運兩河修防章程》,引自:《再續行水金鑑》〈運河三十二.光緒元年〉),判斷本圖是配合這些河務而繪製。圖中姜莊、沈家口至張秋鎮以北一段,運道加重顏色並註記淤墊。圖以黃緞面封,墨書「臣曾國荃恭呈御覽」。        
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北岸四廳工程總河圖〉(平圖020890)、〈新河分溜旁注並搶鑲埽工情形圖〉(軍機處檔033650)、〈新蘭陽北岸銅瓦廂工酌放水戧形圖〉(軍機處檔044165)、〈儀考南北兩岸堤壩各工情形圖〉(軍機處檔030159–1)、〈儀考二汛漫工草圖〉(軍機處檔022802–1)、〈蘭儀縣黃河工程圖〉(軍機處檔138485)、〈蘭陽北岸水勢工程圖〉(軍機處檔009463)相對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