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圖
全國政區總圖

大清分省輿圖

Provincial atlas of the great Qing Dynasty
漢 語 拼 音 Da Qing fen sheng yu tu
繪製者 佚名
製圖年代 乾隆十九至二十五年(1754–1760)
原圖尺寸
板式類型 彩繪
材質 紙本
色彩
數量
類型
典藏國別
典藏單位 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
原藏目錄連結 http://lccn.loc.gov/2002626726
徵引書目 《嘉慶一統志》卷七十三〈江寧府一〉。 《嘉慶一統志》卷七十七〈蘇州府一〉。
分享
圖冊題名《大清分省圖》或依內容而訂,補記於書套封面,其上後補鈐「和順齋製」;圖冊由總圖、盛京和直隸等十八省圖組成,共十九幅。各圖不注圖名、未標圖例及計里方格。圖中以細字註記部分地區的歷史掌故或傳說。圖內的山脈、沙漠用形象繪法的方式表現,黃河、長江之線條過寬,不符合整體比例,河道亦不標示名稱。以不同圖形符號標誌不同政區,方框、菱形框、圓圈分別表示府、州、縣,並以顏色標示不同等級的行政劃分。        
圖中江蘇、安徽兩省合為江南省一圖。康熙六年(1667)安徽建省;初,省會寄治於江蘇省江寧府。乾隆二十五年 (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徙治安慶府,圖中安慶未作省會的標示。同年江蘇省增置江寧布政使司,駐江寧府,與蘇州府之江蘇布政使司並存 (參:《嘉慶一統志》卷七十三〈江寧府一〉);此後江寧府與蘇州府同為江蘇省省會 (參:《嘉慶一統志》卷七十七〈蘇州府一〉)。因此,全國總圖與分省圖中江蘇省會標示不同地方。但分省圖中江寧有塗抹痕跡。另乾隆二十五年以後的行政變化,如二十九年 (1764)河南開封府河陰裁縣,其地併入滎澤、三十二年 (1767)於揚州府設置的東台縣、三十三年 (1768),析通州地設海門直隸廳、三十八年 (1773)浙江湖州府安吉州降為縣、同年杭州府海寧縣升海寧州、四十九年 (1784)改置的河南\儀封廳及五十三年 (1788)台灣諸羅改名為嘉義,圖中均未反應。但二十五年前所改置的行政區,圖中都呈現;如原屬江西省贛州的寧都縣於乾隆十九年 (1754)升置直隸州、稍早之前乾隆八年 (1743)江西吉安府增置蓮花廳及同年裁江蘇松江府的福泉縣等等。故幾乎可明確判斷圖冊繪製以乾隆二十五年為斷,安慶設為省會之前;而大致在乾隆十九年至二十五年間。        
本組圖可參照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十三排銅版地圖〉(平圖 021049–021156)、〈皇朝一統輿地全圖〉(購善 002800–002807)、〈中國地圖〉(平圖021504)對應研究。